拉肚子食疗最简单方法是什么?
腹泻,中医称泻病。是指排便次数增多,大便稀、稀甚至呈水样的疾病。
往往是由于外邪、饮食内伤导致脾失健康所致。
腹泻的临床表现分为寒证和热证:寒证是大便溏溏,水谷不化所致;寒证是大便溏薄,水谷不化所致。
热证是大便臭、急泻所致;虚证是病程长、喜温压、肢冷所致。
腹泻时腹痛,腹泻后疼痛减轻为证。
但临床上常出现寒热夹杂、虚实相间的情况。
外邪因湿邪多见,内病则包括脾、胃、肝、肾,其中以脾肾阳虚多见。
祛湿用于祛湿健脾。
对于脾肾阳虚者,宜温补。
对于不足,强身健体是第一要务。
对于慢性腹泻,宜固结收敛。
以下是一些治疗腹泻的饮食疗法。
黄芪山药莲子白扁豆粥配方:烤黄芪30克,山药20克,莲子50克,白扁豆30克,粳米100克,红糖适量。
准备时,将黄芪加水适量,煮沸,取汁。
白扁豆和莲子用水浸泡一晚。
将山药去皮切块。
将药食、洗净的大米、黄芪汁加适量水,文火煮20分钟。
加入红糖即可食用。
功效:健脾益气,固涩止泻。
适用于非细菌性腹泻患者。
一次1小碗,每日2次。
白头翁马齿苋汤的配方为:白头翁30克,白术10克,国槐15克,芩皮10克,马齿苋30克,广藿香6克,黄连3克,生地黄12克。
薯。
配制时,将药物加水适量,煮沸,小火煮20分钟。
功效:用于内生湿浊、脾运不佳、大便粘稠、冰冻、带血的腹泻患者。
一次1小碗,每日2次。
芡实莲子山药汤配方:芡实20克,莲子20克,山药20克,粳米100克,红糖适量。
准备方法:将芡实、莲子用适量水浸泡一晚,山药去皮切块,药食及洗净米加水适量,文火煮20分钟待粥浓稠后,加入红糖即可食用。
功效适合非细菌性腹泻患者。
一次1小碗,每日2次。
补骨脂石榴皮豆蔻鸡蛋食谱:草鸡蛋2个,补骨脂20克,仙人脾20克,石榴皮15克,肉豆蔻12克。
将补骨脂、仙脾、石榴皮、肉豆蔻煮沸取汁。
将鸡蛋煮熟,去壳,与汁一起煮30分钟。
功效:用于感受寒邪的腹泻患者。
每日吃鸡蛋、喝汤一次。
本文选自《家庭医学》2017年第8期,第76页
出虚汗有什么方法解决
虚证以益气固表、养血滋阴,调养证以清肝解郁、化湿清热为宜。
如果存在假症状和真症状的组合,应适当考虑症状的严重程度。
由于自汗、盗汗是由于间质关节薄弱、津液渗漏所致,因此建议使用麻黄根、浮麦、糯米根、五味子、仙人掌、牡蛎等收敛之品,以增强止汗效果。
。
出汗了怎么办?
增加体力活动
大多数情况下,出汗是身体虚弱的表现,是身体虚弱的表现。
。
因此,想要改变这种状况,就需要增加体能训练,通过锻炼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。
当身体健康时,出汗就会受到限制。
充分休息
出汗有时是由于过度劳累引起的。
所以你也可以尝试充分休息一天或几天。
避免出汗就会缓解。
实行食疗
如果有出汗的症状,可以多吃桑葚、百合、莲子、鱼等进行食疗。
保证睡眠
很多人睡觉时会出汗,这说明睡眠不足。
因此,要减轻出汗的症状,就必须保证每天的正常休息,保证睡眠质量。
医院检查
如果出汗症状严重,也可以去医院进行更系统的检查,并根据情况进行详细的治疗。
医生建议的养生法。
正常现象
人体偶尔出汗是正常现象,是排毒过程中元素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表现。
别太担心。
晚上睡觉时不要把自己捂得太紧,否则也会盗汗!
虚不受补是什么意思?
虚虚是中医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的现象,指患者确实处于虚弱状态,可能是由于脏腑的气、血、阴、阳等不足所致。但如果用进补的方法治疗患者的症状,患者的症状不但不会改善,甚至还会出现其他症状,或者原有的症状会加重。
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为虚而不补。
缺陷未被填补的原因是患者的虚弱。
而用补法治疗时,则是由于药物的组合或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。
对于一些胃肠功能不好、消化吸收不好,甚至湿热严重、舌苔厚腻、饭菜消化困难的人来说,如果服用补品,症状必然会加重。
对于这些人,医生经常给他们开开腹药物,以去除肠胃中的湿热,恢复胃肠功能,保持舌头清洁,防止进食后产生饱腹感。
补充品。
如何区分是胃寒还是胃热
1、看胃寒、胃热的原因:大多与饮食习惯有关,如饮食不当、喜食生冷食物等。经常一起吃冷热食物、不定时进食或感觉饥饱不均,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部降温。
胃热:多因偏食辛辣厚味食物,胃火旺盛,邪热犯胃,或气滞化火所致。
症状有口渴喜冷饮、口臭、牙龈肿痛、流鼻血、便秘、舌红苔黄、脉滑数。
2、看胃寒胃热的症状:胃寒的症状多是由于外寒邪直入胃,或生冷食物过多,寒邪停聚于胃所致。
胃。
胃寒分为胃寒证和胃寒虚证。
1、胃寒症状:多为突然起病,多因腹部受凉或过多食用生冷水果、饮料等引起,胃部突然出现冷痛,剧烈、口苦、乏力。
口渴,甚则头痛,关节肌肉发炎,舌质淡,苔白厚。
如果病情较轻,可用热水袋外用,喝热水或姜水,或服用加味藿香正气丸。
如果病情严重,需要用干姜、高良姜、花椒、花椒、桂枝等温阳散寒。
2、胃寒证:病情常持续较长时间,口水稀或酸,四肢不温,口轻口渴,小便清,大便恶臭,腹部稍有不适。
感冒或饮食不慎,就会发生病,舌质淡,苔白。
它表现为胃痛,从持续疼痛到剧烈疼痛,感冒后会加剧。
如果使用热水,疼痛“会因温暖而减轻”。
对于胃虚寒证,应在健脾胃药中加用一些温阳药,如干姜、花椒、花椒、桂枝等。
胃热的症状:胃热可分为胃实热证或胃虚热证,多因大量食用辛辣、煎炸、肥腻食物,或因郁、郁、火等所致。
那。
1.胃实热证:多表现为胃痛或烧灼感,伴有口臭或牙龈肿痛,口舌溃疡,大便干结,烦躁失眠,舌质红苔黄,脉滑而快。
这种情况可以用金银花、石膏、芦根、虎杖、丹皮、栀子、大黄等药物来泻火、清热、解毒。
也可以使用牛黄解毒片、三黄片等中成药进行急救。
煮汤时,可加入企鹅、白花蛇舌草、蒲公英、珍珠母等辅助药物。
2、胃火证:表现为胃部不适、口干、口苦、劳累或熬夜后口腔溃疡加重、口臭、大便干燥、口干不肯喝水、面色苍白、脂肪、疼痛和疲劳。
舌质红,脉细数等。
火虚时,需要滋阴清热或补气清热,如地黄、石膏、麦冬、太子参、太子参等药物,做汤时可以用地黄、麦冬、沙参、沙参等。
胃寒热如何治疗1.补充“好菌”,保护消化系统。
日常生活中定期补充益生菌,不仅可以增加有益菌的战斗力,帮助维持肠道健康,增加肠道蠕动,还能改善细菌所在的肠道,净化环境,抑制有害菌的生长。
其实,除了酸奶和奶酪之外,其他一些发酵食品也含有益生菌,比如泡菜、纳豆、腐乳等。
另外,为了刺激益生菌生长,应多吃富含低聚糖的食物,如香蕉、大蒜、蜂蜜、洋葱、芦笋等,因为低聚糖是肠道内益生菌的营养物质。
2、经常吃纤维,清洁肠道研究发现,一个人每天摄入20~25克膳食纤维,可以让肠道更加“环保”。
蔬菜和水果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纤维,可以 清洁肠道,改变肠道菌群环境。
不仅能预防癌症,还能缓解便秘,对消化系统健康大有裨益。
全谷物含有较多的“不溶性纤维”,可以刺激肠壁蠕动,缩短食物在大肠的滞留时间,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。
因此,饮食一定要均衡、营养,不要单一食物吃很多,而是每种食物吃一部分。
全谷物、菠菜、西兰花、苹果、花椰菜、梨、豆类等应该是餐桌上的常客。
3、减慢进食速度许多研究发现,狼吞虎咽容易导致食物在体内堆积,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,减慢肠道蠕动。
如果吃得太快,食物中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氨基酸就不能被充分吸收,导致营养成分大量流失。
久而久之,肠胃就会变得不平衡。
细嚼慢咽可以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,这样就不会滞留在肠道内造成阻塞。
建议每顿饭吃25分钟以上,老年人一口米饭咀嚼20次以上为宜。
因为食物在嘴里咀嚼时可以与唾液结合产生唾液淀粉酶,而这种物质是促进消化的主要动力。
最好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安静地吃饭,这可能有助于改变吃饭太快的习惯。